终于有人写清楚境外上市公司的辉煌史了(境外上市必看)

2019-06-24 15:04 迅实资本


※特别声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完整的一部分,本文将香港联合交易所归为“境外”证券交易市场,旨在方便读者理解,是相较于大陆证券交易市场的称谓,请大家勿要产生分歧,理解错误。


壹、境外上市历史追溯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互日益密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融合进一步加深,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已成为中国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境外上市已然成了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良好选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全球市场的视野出发,做出融资、投资决策,以便于获取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图片来源:迅实资本


事实上,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并不是近些年才出现,追溯其发展历程,时间还要再往前推50年。

境外

上市


1970年

第一家中国内地企业HERALD HOLD在香港上市






1991年

第一家中国内地企业南太地产在美国上市


2000年

朗华国际集团成为首家登陆港股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2000年

新浪成为首家登陆美股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数据来源:网络资源整合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境外上市,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融合加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企业的实力在逐步增强。


贰、制造业掀起的浪潮


时间:1992年-1994年

主角:制造业企业


1992年10月,华晨金杯在纽交所上市,每股发行价为16美元,11月底升至33美元。


1993年7月,青岛啤酒在美国股市露面,当时大受美国股市追捧。39家著名投资公司争当其代理商,其股票认购率也超额200倍。


随后跟着上海石化、仪征化纤等企业纷纷通过全球存股证方式(GDR)和美国存股证方式(ADR)分别在全球各地和美国纽交所上市。


形成这波上市热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当时中国GDP增速高于世界平均值一倍多。

第二,国际投资人看好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


这次浪潮让中国制造业的企业主们尝到了甜头,更重要的是,让境外上市这块蛋糕彻底展现在中国资本面前,中企境外上市的势头一发不可收拾。


叁、基础设施企业掀起波澜


时间:1995年

主角:基础设施类企业


“九五”期间,为了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电力、交通等问题,国家决定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因此,华能国际电力、中国东航、南方航空等企业顺势而上,成为了这波上市浪潮的代表。


国外投资者一度认为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华能国际电力等企业一经上市就受到广泛关注,投资者纷纷购买。


现今,由于当年境外上市的融资铺垫,华能国际电力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


肆、红筹股初现峥嵘


时间:1997年

主角:红筹股


1997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明确境外上市各主要方式均需报中国证监会审批和备案的要求。


这波企业主挂牌在香港,以航天科技、招商局、中国华润、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等几家企业为代表。像北京控股认购时,认购率高达1200倍,有60个财团如入股,冻结资金数千亿元,创造了当时香港股市的新记录。


红筹股浪潮的掀起要归根于几个因素:

第一,香港回归祖国的大环境。

第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三,红筹股由中国香港当地管理层运作,自主灵活性高,融资环境好。

第四,这些企业用一大批战略投资者。


伍、科技股创造神话


时间:1999年-2005年

主角:高科技概念股


1999年7月1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企业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同一天,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挂牌当日,股价从20美元飙升到67.2美元。16日,股价由58美元飙升至101.3美元;17日,再次狂涨至137美元。


当时有不少企业同中华网这般表现不俗,像中国电信在年前最后一天收盘价128美元;荣昌国际一度飙升至80美元;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侨兴环球在纳斯达克也创下了神话记录,市值一周内增加了1.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浪网和网易都是在这一波浪潮中上市。2000年4月,新浪网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6月,网易也在纳斯达克上市。


高科技企业之所以能掀起新一波浪潮,首功要归于中国正式加入WTO,让中国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次要归功于美国高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优秀表现极大鼓舞了中国企业。


陆、中概股活跃世界资本市场


时间:2010年

主角:中概股


2010年,中概股成为了全球各大主要资本市场的热点,截至当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共有163家企业在12家境外交易所首发上市,合计融资367亿美元。


优酷和当当网于当年12月初登录纽交所,优酷当日大涨161.25%,成为当年美国IPO首日涨幅之最;当当网则在首发融资获得103倍的市盈率和73%的首日涨幅。


此次浪潮上市企业达到峰值,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经济不景气,融资困难,这才导致国内企业纷纷选择境外上市。其次也是因为境外市场看重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发展前景,对盈利要求较低,吸引了一批发展潜力好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并予以较高的发行估值。


数据来源:网络资源整合


柒、互联网企业爆发


时间:2014年

主角:互联网企业


2014年中企海外上市96起,其中香港上市72起,美国上市15起,其余市场9起。相较往年,美国市场出现了中概股抱团上市热潮,尤以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最受业界瞩目。


阿里巴巴于2014年9月19日上市,发行价为每股68美元,开盘价为92.7美元,首日大幅上涨38.07%。现今阿里巴巴每股股价为168.25美元(2019.6.21股价),已是中企在美股中的魁首,其地位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是绝对的巨无霸企业。


这波中概股赴美热潮主要是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力,互联网公司数目占中概股的比重在1/4左右,而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占中概股比重则超过3/4。


数据来源:网络资源整合


捌、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现状


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共有190家,其中纽约交易所81家,纳斯达克104家,全美交易所5家,合计市值17217.35万亿美元,占美国总市值的7%左右。


数据来源:网络资源整合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共 1062 家(包含主板、创业板)合计市值约 21 万亿港币,占到港股总市值的64%。


数据来源:网络资源整合


根据企业业务进行筛选整理发现,互联网泛科技行业在境外上市企业中占比颇大,美股190家中国上市企业中互联网泛科技概念企业有80家,占企业总数42.1%,港股互联网泛科技概念企业占比16.6%。


且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分别夺魁美股和港股市值NO.1,分别是第二名的2.34倍和1.6倍。


数据来源:网络资源整合


数据来源:网络资源整合


中国企业港股市值前十除开腾讯,其余企业均有国企背景。


而美股之中京东、百度和网易位列中国企业美股市值前十,且皆属于互联网泛科技企业。


数据来源:网络资源整合


互联网泛科技企业自2000年掀起上市浪潮至今,一直都有相对优异的表现。而这也是互联网行业发展成熟带来的必然结果。


然而,对其进行深究,不难发现这些企业背后大多都站着BAT等国内几大互联网巨头的身影。


2018年上市及申请中的互联网泛科技企业共计 25 家,其中 52% 都拥有 BAT 或 小米的投资。


像美团、虎牙、拼多多等企业可以归属为腾讯系;齐家网、优信、爱奇艺等企业可以归属为百度系;宝宝树则为阿里系。


捌、下一个主角是谁


近些年,一级市场预冷信号愈来愈强烈,再加上PE投资人的对赌生效的推进,迅实认为,下一波境外上市的企业仍会有大批互联网泛科技企业出现。


该类型企业估值高,融资轮次多的特点,其后续加码融资的压力也大,并且随着整个行业市场日益成熟,互联网泛科技企业势必会将境外上市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考量之一。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至今已有将近50年历史,一路辉煌造就诸多企业神话。如今中国资本境外上市浪潮又将掀起,下一棒谁将接力,在国际资本市场崭露头角?

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1.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2.(无法溯源的部分)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立即与本站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3.本站部分转载的文章或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转载需求,请与原作者联络,本站不负承担任何法律责任;4.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5.本文内容,不应被看做特定事物及事项的意见和依据,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行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6.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
在线服务咨询
您有任何需要了解和咨询的问题,可以随时通过在线客服咨询或留言,敬谢!